民间借贷这个话题,估计很多人都不陌生。咱们身边的亲戚朋友之间,或多或少会有点金钱往来。可这借钱的事儿,看似简单,背后却藏着不少法律风险。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民间借贷那些事儿。
法律上明明白白写着,民间借贷是合法的。根据《民法典》第六百六十七条:借贷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,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。也就是说,只要利率不超标,双方自愿,这个借贷关系就成立。
不过有个关键点要记住:年利率超过36%的部分,法律是不予保护的。2020年新修订的规定下调了利率保护上限,现在是以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的四倍为标准。
很多人碍于情面,借钱时连个借条都不打。更夸张的是,有些人就随手在废纸上写几句,连金额、期限、利率这些基本要素都不齐全。等到要钱的时候,就傻眼了。
重要提醒:
有些人为了多赚钱,把利息定得特别高。实际上,超过法律规定的高利贷部分,法院是不会支持的。
目前法律规定的红线:
钱借出去了,结果对方拿去赌博或者干违法事儿,这种情况下,借贷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无效。所以在借钱之前,最好问清楚对方的资金用途。
很多人借钱时喜欢用现金,这可不太好。万一对方赖账,连个转账记录都没有,维权的时候就麻烦了。建议无论金额大小,最好都通过银行转账,备注里注明「借款」二字。
有时候为了保证能要回钱,会要求对方找担保人。但担保也得分清楚是一般担保还是连带责任担保,期限多长,这些问题都得在担保合同里写明白。
别一上来就撕破脸皮,先试着跟对方好好商量。可以适当延长还款期限,或者商量分期还款的方案。很多问题其实通过沟通就能解决。
如果协商不成,可以寄送正式的催款函件。建议通过邮政EMS寄送,这样能够留下证据。函件里要写清楚借款金额、期限、利息计算方式、催款要求等内容。
实在不行就只能走法律途径了。准备好这些材料:
小技巧:如果对方名下确实没钱,可以申请财产保全,这样对方财产一旦变动,就能第一时间被执行。
前段时间有个朋友借给亲戚20万,当时亲戚急着买房,答应给3分利息。结果两年过去,本金都没还上。去法院告了,法院只支持24%以内的利息,超过的部分判决无效。
还有个例子:两个人是同学关系,借钱时没写借条。后来借款人耍赖说那钱是赠予,不是借款。最终因为缺少关键证据,钱要不回来。
这些案例告诉我们,借钱再熟也要按规矩来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借钱这事儿,能免则免。真要借,请做好要不回来的心理准备。当然,如果确实要借,把该办的手续都办齐全,至少给自己留条后路。